成語(Idiom):杯羹之讓 (bēi gēng zhī ràng)
發音(Pronunciation):bēi gēng zhī r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讓別人先享受好處或榮譽,自己退讓讓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杯羹指的是盛菜肴的杯碗盤盂,這里代表好處或榮譽;之讓表示讓出來。成語“杯羹之讓”形象地比喻讓別人先享受好處或榮譽,自己退讓讓利。它強調個人的謙讓和讓利他人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們在分配好處、榮譽或利益時,自愿退讓給他人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形容有志者為了整體利益而退讓個人利益的情況。比如,一個團隊中的成員在獲得榮譽時,主動讓給其他成員,展現了團隊合作和集體利益至上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唐朝時期,有一次宴會上,宰相杜如晦先斟酒給大家,他故意將酒倒滿了杯子,結果自己的杯子卻沒有倒滿。當時的人們都想爭先恐后地喝到酒,但杜如晦卻笑著說:“杯羹之酒,讓給賢者。”他故意將酒倒給其他人,表達了自己的謙讓之心。后來,人們將這種退讓的精神形容為“杯羹之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杯羹 + 之 + 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公司的晉升機會中,他總是杯羹之讓,讓其他同事先得到機會。
2. 面對困難,他總是能夠以杯羹之讓的態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杯羹”代表好處或榮譽,而“之讓”表示讓出來。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個宴會上,主動將盛滿好吃的菜肴的杯羹讓給他人,表現出自己的謙讓和讓利他人的精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杯羹之讓”,還有一些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讓利于人”、“退讓有加”等,都可以作為進一步學習的對象。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游戲中,我總是杯羹之讓,給其他小伙伴先玩。
2. 初中生:在班級競選中,我選擇杯羹之讓,讓其他同學擔任班長。
3. 高中生:在學校的科技比賽中,我主動杯羹之讓,讓其他同學代表學校參賽。
4. 大學生:在實習機會中,我愿意杯羹之讓,給其他同學先體驗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