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板
成語(Idiom):笏板(hù bǎn)
發音(Pronunciation):hù b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官員行走時所持的一種木板,用于敲擊地面以示前行的節奏。比喻按部就班,依法行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笏板是古代官員辦公和行走時的必備用具。它的形狀類似于現代的敲鑼板,通常由木材制成。官員行走時,會用笏板敲擊地面,以示前行的節奏,也表示官員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步驟進行工作。因此,“笏板”成語比喻按部就班,依法行事,不偏離規定的軌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笏板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官員或工作人員遵守規章制度,按照既定程序進行工作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勸導他人要遵守規范,不偏離正常的工作軌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笏板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官員們行走時會敲擊笏板,以示前行的節奏。這樣做不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威嚴,更重要的是要表明自己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步驟進行工作,不偏離軌道。因此,這個習慣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們按部就班,依法行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按部就班,依法行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做事情要像笏板一樣,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步驟進行。
2. 他是一個很守紀律的人,工作總是像笏板一樣,一絲不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笏板”與官員行走時的敲擊動作聯系起來,形成一個鮮明的形象。可以想象自己像一位官員一樣在敲擊笏板,以示按部就班地前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官員行走相關的習俗和禮儀,以及古代官員的職責和責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育我們要像笏板一樣,按照規定的程序做事情。
2. 初中生:參觀博物館時,我看到了古代官員使用的笏板,了解到它的象征意義。
3. 高中生:在學習和考試中,我們要像笏板一樣,按照規定的步驟進行,才能取得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