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漢
基本解釋
猶言鄉巴佬。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上:“ 太宗 曾罷朝,怒曰:‘會殺此田舍漢!’” 宋 王讜 《唐語林·雅量》:“ 李昭德 為內史, 婁師德 為納言,相隨入朝。 婁 體肥行緩, 李 屢顧待,不即至,乃發怒曰:‘尀耐殺人田舍漢。’”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 戴 牛雖妙,乃未為人主賞識,若非吾輩田舍漢,殆無人領略此黑牡丹也。”
成語(Idiom):田舍漢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shě 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農村中沒有受過教育或者文化修養較低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舍漢是由“田舍”和“漢”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田舍”指的是農村的田地和農舍,代表農民的生活環境;而“漢”則是指普通人。田舍漢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沒有接受過教育,缺乏文化修養,通常指農村中的人。這個成語有時也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見識狹窄、思想簡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田舍漢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文化修養較低,或者對某些事物的認知有限。可以在寫作、演講、討論等場合使用,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教育背景或者思維方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田舍漢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后漢書·班超傳》。故事中,班超是西漢時期的一位將軍,他在西域出使時,遇到了一個叫做狄仁杰的田舍漢。狄仁杰在農田里勞作,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但卻能夠準確地預測到天氣的變化。班超被他的智慧所震撼,并且稱他為“田舍漢”。從此以后,田舍漢就成為了形容農村中沒有受過教育或者文化修養較低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是個田舍漢,但是卻有著非常豐富的生活經驗。
2. 這個農民雖然是個田舍漢,但他對農業知識卻非常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田地中的農民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農民在田地里勞作,代表著田舍漢缺乏文化修養。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農村、農民相關的成語,如“土包子”、“鄉巴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附近住著一個田舍漢,每天早上都去田地里干活。
2. 初中生:他雖然是個田舍漢,但是他很勤勞,每天都在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3. 高中生:這個田舍漢雖然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但他卻有著非常獨特的見解和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