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棹
成語(Idiom):促棹
發音(Pronunciation):cù c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促使船只加快劃行的動作,比喻推動事情加快進展或促使某人行動起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促棹”源自《左傳·襄公十一年》:“乃促棹而進,弗及岸?!币鉃榇叽賱潣?,加快船只前進的速度,但最終未能及時到達岸邊。這個成語后來引申為促使事物加快進展,推動某人行動起來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催促事情的進展,或者鼓勵某人積極行動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戰國時期,晉國大夫趙衰因為害怕被敵人追擊,命令船夫加快劃槳的速度。然而,船夫擔心過度用力會使船只翻覆,因此沒有聽從趙衰的命令。最終,趙衰未能及時逃離敵人的追擊,導致被俘。這個故事成為了“促棹”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理對員工說:“我們要促棹推進這個項目,爭取盡快完成?!?/p>
2. 父親對兒子說:“時間不等人,你要促棹學習,爭取考取好成績?!?/p>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促棹”與加速船只劃行的動作聯系起來。可以想象自己在船上,催促船夫劃槳,以加快船只的速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推動事物進展、催促行動相關的成語,如“推波助瀾”、“催人奮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促棹我們完成作業,不讓我們拖延。
2. 初中生:班主任促棹我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3. 高中生:父母希望我促棹考試復習,爭取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導師促棹我們積極參與科研項目,提升學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