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逼
成語(Idiom):險逼
發音(Pronunciation):xiǎn b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形勢緊迫、危險臨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險逼是由形容詞“險”和動詞“逼”組成的成語,表示形勢非常緊迫、危險臨近,意味著處境十分危險,如臨深淵、赴火蹈刃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險逼常用于描述危機時刻、生死關頭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戰爭、災難、危險的局勢,或者個人面臨重大困難時的境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被追殺,途中遇到了一只野獸,他為了逃生,不得不跳進一個險峽中。他在峽谷中經歷了種種危險,但最終成功逃脫。這個故事中的險峽象征著危險的境地,后來就演變成了成語“險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場上,士兵們面臨著險逼的局勢,但他們依然堅守陣地。
2. 這個項目面臨著險逼的處境,我們必須采取果斷措施來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險逼”與“陷阱”相聯想,因為險逼的情況往往就像是陷入了一個陷阱,需要謹慎應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危險相關的成語,如“危如累卵”、“危在旦夕”等,以擴大對危險情境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游泳池里差點淹死,那時的情況真是險逼啊!
2. 初中生(13-15歲):考試前我一直沒有復習,到最后幾天才開始,感覺真的是險逼。
3. 高中生(16-18歲):我的朋友在山里迷路了,天都黑了,真是險逼的情況。
4. 大學生(19-22歲):參加比賽的時候,我感到自己的能力還不夠,局勢真是險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