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自相驚憂
發音(Pronunciation):zì xiāng jīng yō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因為彼此的擔憂而互相產生恐慌和焦慮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自相驚憂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自相”和“驚憂”兩個詞組成。自相表示相互,驚憂表示驚慌和憂慮。這個成語指的是因為彼此的擔憂而互相產生恐慌和焦慮的狀態。常用來形容人們在面對困難或危險時,互相擔心、緊張不安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尤其是在形容人們面對共同困境時,互相擔心和緊張不安的情況下。比如,在一個團隊面臨重大挑戰時,成員之間可能會自相驚憂,擔心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夠,擔心其他人的表現是否會影響整個團隊的成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張衡傳》中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當時,張衡擔任太常,他非常擔心自己的工作是否合格,每天晚上都會夢見自己把宮殿燒了。后來,他向同事傾訴了自己的擔憂,同事告訴他:“你擔心自己燒宮殿的事情,只是自相驚憂而已。”張衡聽后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的擔憂是多余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自相+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在面對困難時,互相自相驚憂,沒有一個人保持冷靜。
2. 這個團隊成員之間總是自相驚憂,缺乏信任和合作精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兩個人因為擔憂而相互驚慌,臉色蒼白,形成了自相驚憂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來擴展對自相驚憂的理解,比如“自尋煩惱”、“杞人憂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同桌在期末考試前都緊張得自相驚憂。
2. 初中生:班里的同學們在參加比賽前都會自相驚憂,生怕自己表現不好。
3. 高中生:高考前,我們班同學都自相驚憂,擔心自己的成績會影響大家的前程。
4. 大學生:面對就業壓力,同學們都自相驚憂,擔心找不到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