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九澇
基本解釋
見“ 十年九潦 ”。
成語(Idiom):十年九澇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nián jiǔ l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某地連續多年經歷水災,暗示困境長期不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十年九澇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用來形容某地連續多年經歷水災。其中,“十年”表示長時間,而“九澇”表示多次遭遇水災。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某個地區或個人長期處于困境之中,一次次經歷不幸或災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個地區或個人長時間遭受困擾、不幸或災難。比如,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區經歷連續多年的水災,或者某個個人在職場或生活中長期遭受不公平待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中有一段記載:“王莽時,天下十年九澇。董仲舒曰:‘澇者,至水也。’”這段記載指的是王莽時期,全國多地連續多年遭受水災。董仲舒則指出,水災是因為“澇”即“至水”,暗示王莽政權的不善治理和社會的動蕩不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十年九澇由四個漢字組成,采用了“數字+時間單位+次數+災害”的結構,形象地表達了長期連續遭遇水災的情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區真是十年九澇,居民們過得非常艱難。
2. 這個公司的經營狀況十年九澇,一直無法扭轉局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十年九澇”與連續多年的水災情景聯系在一起。可以想象一個地區連續十年都發生水災,造成困境和不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水災相關的成語,如“水深火熱”、“水落石出”等,來拓展對災難和困境的理解和應對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地方真倒霉,十年九澇,好可憐的人們。
2. 初中生:這家公司經營不善,十年九澇,面臨倒閉的危險。
3. 高中生:這個國家經歷了十年九澇的困境,終于在新政府的領導下走出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