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壯士斷腕
發音(Pronunciation):zhuàng shì duàn w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些情況下,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不惜付出巨大痛苦或犧牲的勇敢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壯士斷腕原指古代壯士為了逃避充軍,為了割斷腕部,以致殘廢,從而逃脫兵役的行為。現在泛指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不惜付出巨大痛苦或犧牲的勇敢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壯士斷腕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為了實現某個目標或理想,不惜付出巨大痛苦或犧牲。可以用來形容在困境中堅持不懈,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壯士斷腕的故事源于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國時期的故事。據說,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非常愛國,但是由于政治斗爭的陰謀,他被貶謫到了邊遠地區。屈原深感國家的困境和自己無法挽救的無奈,于是他決定以自己的死來表達對國家的忠誠,最終投江自盡。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壯士斷腕”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壯士斷腕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壯”、“士”、“斷”、“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保護家人,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壯士斷腕。
2. 在困境中,只有壯士斷腕才能取得勝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每個字的含義與形象進行聯系來記憶這個成語。比如,“壯”可以與強壯的身體聯系,表示勇敢;“士”可以與士兵聯系,表示有軍人的精神;“斷”可以與切斷的動作聯系,表示割斷;“腕”可以與手腕聯系,表示受傷。通過構建這樣的連線,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結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壯士斷腕”相關的歷史故事和其他相關成語,如“舍己救人”、“視死如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為了保護小動物,小明壯士斷腕地撿起了路邊的垃圾。
2. 初中生:面對困難,他像壯士斷腕一樣堅定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3. 高中生:為了國家的繁榮,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壯士斷腕,放棄了自己的個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