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廡
基本解釋
府內堂周的走廊、廊屋。《新唐書·百官志四上》:“王府執仗親事、執乘親事,每月番上者數千人,宿衛內廡及城門。”
成語(Idiom):內廡(nèi wò)
發音(Pronunciation):nèi w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內部的府第,比喻內心深處的思想、感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內廡是由“內”和“廡”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內”表示內部、內心,“廡”指的是官員的住處。成語“內廡”比喻深藏于內心的思想、感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內心深處的情感、意念、愿望等,也可用于形容人內心的秘密、隱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二十四年》中有一段記載,晉國有一個名叫鄭國府的地方,這個府第在地勢低洼的地方,非常隱秘。后來,人們把內心深處的思想、感情比喻為“內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內廡深不可測,很難猜透他的真實想法。
2. 她的內廡里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內廡”與“內心深處的思想、感情”相聯想,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內心、思想、感情相關的成語,如“內外交困”、“內外有別”等,來擴展對內廡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內廡里有一個秘密,只有我最好的朋友知道。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內廡深不可測,我們很難了解他的真實想法。
3. 高中生(16-18歲):她的內廡里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夢想。
4. 大學生及以上:他的內廡里存放著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