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束在高閣
發音(Pronunciation):shù zài gāo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珍貴的物品被貯藏在高處,不易取得或使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比喻有價值的東西被束縛在高處,難以觸及或使用。它常常用來形容有才華、有能力的人被困在某種限制或困境中,無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這個成語來描述某個人的才華被浪費或無法發揮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物品被放置在高處,不易取得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唐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杜牧的文學家,他的詩文才華出眾,備受贊賞。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他的才華卻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就像是將他的才華束縛在高閣中一樣,無法觸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三個部分組成:束(束縛)、在(在)、高閣(高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繪畫才華被束在高閣,無法展示給更多的人欣賞。
2. 這本書是如此珍貴,我想把它束在高閣,好好保護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杜牧的故事聯系起來,將他的才華被束在高閣的情景與這個成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成語相關的故事和其他類似的成語,可以幫助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玩具被媽媽束在高閣,我拿不到。
2. 初中生:他的音樂才華被束在高閣,無法得到發展。
3. 高中生:她的才藝被束在高閣,因為她不能接受專業的培訓。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不讓自己的才華束在高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