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虛
涵虛 (hán xū)
發音:hán xū
基本含義:指內心深沉、寬廣,不為外在事物所動搖。
詳細解釋:涵虛一詞出自《莊子·逍遙游》:“夫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虛者,百物之所以容者也。虛者,道之所以行也。行李者非吾所能,由是而由彼也。”意為事物無非彼,無非是,自己看不見事物,自己則能看得見。所以說:“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虛者,百物存在的容器,道之所以行動的根本。涵虛的意思就是心胸寬廣,能夠容納世間萬物,不為外在的事物所動搖。
使用場景:涵虛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胸懷、心胸,表示一個人的內心深沉、寬廣,不為外在事物所動搖。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修養、氣度和境界。
故事起源:涵虛一詞出自莊子的《逍遙游》。莊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他通過《逍遙游》一文,表達了他對人生、世界的看法。其中的涵虛一詞,是他對人們應該如何看待世界和生活的思考。
成語結構:涵虛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涵”是動詞,意為容納、包容;第二個字“虛”是形容詞,意為空虛、空間。
例句:
1. 他的心胸寬廣,能夠涵虛萬物。
2. 只有涵虛心胸,才能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涵虛這個成語。將“涵”字聯想成“含”,表示容納、包容;將“虛”字聯想成“空虛”,表示寬廣、無邊無際。通過聯想記憶,可以更容易記住涵虛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莊子的《逍遙游》一文,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和對人生、世界的看法。也可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虛懷若谷”、“海闊天空”等,來豐富對涵虛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自己能夠涵虛心胸,不輕易生氣。
2. 初中生:涵虛是一種修養,要有寬廣的心胸,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3. 高中生:只有涵虛心胸,才能夠真正理解人生的意義。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有涵虛的心態,能夠包容不同的觀點和意見。
5. 成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應該保持涵虛的心態,不被外在的事物所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