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
基本解釋
[釋義]
(動)不屈服。
[構成]
偏正式:不〔屈
[例句]
不屈的性格。(作定語)英勇不屈。(作謂語)
近義詞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unyielding; unbending
詳細解釋
(1).不屈折。猶言不卑下?!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爸烈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楊伯峻 注:“雖能委曲,而不屈折?!?宋 曾鞏 《夫人周氏墓志銘》:“有詩七百篇,其文靜而正,柔而不屈,約於言而謹於禮者也?!?br>(2).不順從;不屈服。《后漢書·郭太傳》:“﹝ 孟敏 ﹞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儒有不屈王侯,高尚其事?!?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九:“乃縛 嵩 于庭而掠之數百, 嵩 不屈?!?清 昭槤 《嘯亭續錄·張夫子》:“ 明 監軍 張公春 ,於 大凌河 被擒,見 太宗 不屈?!?陳登科 《活人塘》五:“你們要記住,堅決勇敢,頑強不屈,切不能驕傲大意。”
不竭;不盡?!?a href="/r_ci_2b0c0bee7fa27e99e8c4f73ff7509122/" target="_blank">老子》:“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王弼 注:“故虛而不得窮屈,動而不可竭盡也?!薄?a href="/r_ci_d2585b620ce6a400601192e1b05b0608/" target="_blank">荀子·王制》:“使國家足用而財物不屈,虞師之事也?!?/p>
成語(Idiom):不屈
發音(Pronunciation):bù q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堅強不屈,不向困難低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屈是指在面對困難、逆境或壓力時,堅守信念,不屈服,不妥協,堅持到底的精神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屈常用于形容個人或集體在面對挫折、困難、壓力時,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信念,毫不退縮,勇往直前的精神。例如,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只有堅持不屈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在國家面臨外敵入侵時,只有全民不屈的精神,才能保衛家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屈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中的一篇文章。當時,晉國受到了外敵的入侵,國王想要投降以保全自己的權位,但內臣鄭國卻堅決反對,他說:“君王應該有不屈的精神,而不是屈服于敵人?!边@個故事傳承下來,逐漸演變成了成語“不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困境中,他展現出了不屈的精神,堅持了自己的理想。
2. 盡管遭受了失敗和挫折,他依然保持著不屈的信念,繼續努力前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屈”與堅持、勇敢等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歷史上的不屈英雄,如岳飛、秋瑾等,學習他們不屈的精神和對國家民族的貢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李小龍一樣勇敢,不屈地面對困難。
2. 初中生:她在面對學習困難時展現出了不屈的精神,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3. 高中生:作為一名青年,我們應該有不屈的信念,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