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投諸四裔
發音(Pronunciation):tóu zhū sì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將某人或某事物分散到各個地方,使其四散而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投諸四裔源自《史記·劉敬傳》中的故事。劉敬是西漢末年的一位大臣,他深受劉備的信任,被任命為益州(今四川)的太守。當時益州正面臨外敵的威脅,劉敬決定采取分散兵力的策略,將軍隊分散到四個方向去防守。這就是“投諸四裔”的寓意,意味著將某人或某事物分散到各個地方,使其四散而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將某人或某事物分散到各個地方。可以用來形容軍事上的戰略部署,也可以用來形容將資源、精力等分散到各個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故事起源于西漢末年的歷史事件,劉敬以分散兵力的策略成功防守益州,使得益州能夠保持相對安定。這個故事流傳下來,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投(tóu):分散;諸(zhū):各個;四(sì):四個;裔(yì):方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政府決定將醫療隊投諸四裔,分散到各個地區進行防控工作。
2. 這個企業為了拓展市場,決定將業務投諸四裔,分別在國內外設立分支機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將一把刀分成四塊,然后將這四塊刀分散到四個方向,使其四散而去,表示將某人或某事物分散到各個地方。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軍事戰略、資源分配相關的成語,如“分兵異路”、“兵分兩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把糖果投諸四裔,分給了四個好朋友。
2. 小學生:為了保護環境,我們應該將垃圾分類,然后投諸四裔,分別處理。
3. 初中生:為了提高學習效果,我決定將學習時間投諸四裔,分散到早上、中午和晚上。
4. 高中生:為了提高團隊的競爭力,我們決定將隊員分散到各個崗位上,投諸四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