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録
成語(Idiom):圖録(tú lù)
發音(Pronunciation):tú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圖畫和文字記錄事物的方法。也可指記錄歷史、事件或經驗的文字或圖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圖録一詞指的是通過繪畫或文字記錄事物的方法。它可以用來形容用圖畫和文字記錄歷史、事件或經驗的方式。這個成語還可以表示通過圖畫和文字來傳達信息、表達思想或展示觀點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圖録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古代的繪畫和書法作品,也可以用于形容現代的圖書、電影、音樂等藝術形式。此外,它還可以用于形容人們記錄生活、經驗或故事的方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圖録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原文為“始皇圖録天下山川、宮殿、宗廟、祭祀、器物、人物形容。”這里指的是秦始皇命令人們繪制地圖和記錄宮殿、祭祀儀式等事物的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圖”和“録”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圖録的方式記錄了這次旅行的點點滴滴。
2. 這幅畫是一幅圖録,記錄了古代的戰爭場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圖録”拆分為“圖”和“録”,并與繪畫和記錄相關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繪畫、書法和紀錄片等藝術形式,以及現代的圖書、電影和攝影等記錄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用圖録的方式記錄了我們班的春游活動。
2. 初中生:這本圖録讓我了解到了古代的建筑和文化。
3. 高中生:通過圖録,我可以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的背景和細節。
4. 大學生:這部紀錄片是一部圖録,記錄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