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凳
成語(Idiom):榻凳(tà dèng)
發音(Pronunciation):tà d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榻凳是指坐臥的床榻和凳子,比喻人事物相互依存、相互關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榻凳源自《莊子·徐無鬼》:“鬼之害也,固其內而已矣。夫人之害也,亦將然乎?夫內外之不相害,亦將然乎?其為人也,亦將然乎?夫榻凳之不相害,亦將然乎?”成語榻凳比喻人與事物相互依存、相互關聯,互不干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榻凳一詞多用于修辭手法中,形容人與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的關系。在描述人際關系、事物互動等情境中使用較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榻凳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莊子的《徐無鬼》。莊子在這個故事中通過榻凳的比喻,表達了人與事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關聯的觀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榻凳由兩個字組成,都是名詞。榻指的是床榻,凳指的是凳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各個部門之間的榻凳關系。
2. 他們之間的合作就像榻凳一樣,互相依存,互相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榻凳比喻為兩個人坐在一起的床榻和凳子,形象地表示人與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關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莊子的其他作品,了解更多關于人與事物關系的哲學思考。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好朋友就像榻凳一樣,我們互相幫助,互相依靠。
2. 初中生:家庭和諧是榻凳關系的體現,家人之間相互支持、互相依存。
3. 高中生: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都是榻凳關系的結果,各個行業相互依賴、相互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