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瘦
成語(Idiom):乾瘦
發(fā)音(Pronunciation):qián s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非常瘦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乾(gān)是指干癟、干瘦;瘦(shòu)是指身體消瘦。乾瘦形容人體態(tài)非常瘦弱,沒有絲毫的肉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人體態(tài)瘦削,面容憔悴,精神萎靡不振的情況??梢杂脕硇稳蓍L期營養(yǎng)不良或身體虛弱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來源于《晉書·和樂志》:“夫人即位,帝遣使者幸其廬,見之,曰:‘乾瘦丑婦!’”故事講述了晉朝時期,一位女子成為皇后后,皇帝派使者去她的住所看望她。使者見到她后,因為她非常瘦弱,就稱她為“乾瘦丑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生病后瘦得乾瘦,讓人看了心疼。
2. 這位老人年紀大了,乾瘦得像根竹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乾”字的發(fā)音類似“干”,而“干”又可以表示干癟、干瘦的意思,所以乾瘦就是指人非常瘦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身體形態(tài)有關的成語,如“肥頭大耳”、“龍馬精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她生病后乾瘦得像根棍子。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角色在劇中乾瘦得令人心疼。
3. 高中生(16-18歲):他因為長期營養(yǎng)不良,乾瘦得讓人難以置信。
4. 大學生及成年人:她照顧家人疲于奔波,乾瘦了好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