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蠅
基本解釋
昆蟲名。成蟲比一般的蠅大。頭大,身體表面生有細毛,像蜜蜂。口器退化,不攝取食物。多生活在野外。卵產在馬、驢、騾等的毛上,孵出的幼蟲被動物舔毛時帶入體內而寄生在胃里。 劉紹棠 《蒲柳人家》七:“﹝ 吉老秤 ﹞揮著一把破芭蕉扇子驅趕馬蠅。”
英文翻譯
1.botfly; cleg; horsefly
2.【醫】 Gastrophilus equina; horse fly
成語(Idiom):馬蠅 (mǎ yíng)
發音(Pronunciation):mǎ y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那些貪圖小利、自私自利的人,比喻為害人而不自知的害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蠅成語的意思是指那些只顧眼前小利,不顧大義和他人利益的人。它比喻那些貪圖小利、自私自利的人,行為卑鄙無恥,卻自以為是。馬蠅的行為像一只小蟲,一直在馬身上嗡嗡作響,馬卻無法擺脫它,因此成語中的馬蠅也代表了一種無法擺脫的麻煩和困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蠅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只追求眼前小利,不顧大局和他人利益的人。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只顧自己利益的人,他們不顧他人的感受和利益,只為自己謀取利益。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馬蠅這個成語來形容他們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蠅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據說,有一天,一只馬在草地上吃草,突然一只蠅落在了馬的身上,開始嗡嗡作響。馬覺得非常煩躁,想甩掉這只蠅,但無論如何馬也甩不掉。最后,馬終于忍無可忍,跑到了河邊,想把蠅甩進水里,但蠅卻一直在馬身上嗡嗡作響。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就像馬蠅一樣,只追求小利,卻給他人帶來困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馬蠅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馬和蠅。馬代表了忍受著困擾的人,蠅代表了給他帶來困擾的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顧自己的利益,完全是個馬蠅。
2. 這個人只想著自己的小利,根本不考慮他人的感受,真是個馬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馬蠅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只馬在田間吃草,突然有只蠅落在馬身上,嗡嗡作響,馬非常煩躁想甩掉蠅,但卻甩不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和馬蠅相關的成語,如“馬首是瞻”、“馬不停蹄”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個同學總是自私自利,不愿意和別人分享東西,真是個馬蠅。
2. 初中生:有些人只顧自己的小利,不顧他人的感受和利益,真是一群馬蠅。
3. 高中生:在商場上,有些商家為了追求眼前的小利,不擇手段,像馬蠅一樣無處不在。
4. 大學生:社會上有些人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大局和他人利益,真是一群馬蠅。
5. 成人:在職場上,有些人為了謀取個人利益,不擇手段,真是一群馬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