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札
成語(Idiom):草札
發音(Pronunciation):cǎo zh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初步起草的稿子或草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草札是由“草”和“札”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草”指的是初步的、未經整理的,類似于草木初生的狀態;“札”指的是寫字的紙張。草札的基本含義是指初步起草的稿子或草稿。它用來形容文學作品、計劃、方案等初步形成的狀態,還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才華初露端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草札常常用來形容創作的初期階段,可以用在寫作、繪畫、規劃等領域。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展現出的初步才華或潛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草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班彪傳》中。班彪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文學家和歷史學家,他在自己的傳記中寫道:“朕聞班彪有才,敢以草札示之。”這句話意思是皇帝聽說班彪有才華,于是讓他將自己的草稿拿來展示。這個故事表達了班彪才華初現的意思,后來人們就用“草札”來形容初步的創作或才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草札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小說還只是個草札,需要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2. 這個計劃只是一個草札,需要經過多次討論和修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草札”這個詞語的發音和形狀。將“草”字聯想成一片茂盛的草地,而“札”字則可以聯想成一張紙。將這兩個形象結合起來,形成一個草地上有一張紙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草札”相關的成語,如“草木皆兵”、“草船借箭”等。這些成語都與草木有關,可以加深對“草札”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先寫了一個草札,然后再修改成正式的作品。
初中生:我參加了繪畫比賽,剛開始只是一個草札,經過幾天的努力,終于完成了一幅漂亮的畫作。
高中生:我正在寫一本小說,目前只是一個草札,希望能夠在未來完善它并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