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統
基本解釋
(1).謂失去條理,頭緒紊亂。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骨》:“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徵也。”
(2).喪失綱紀、準則。 唐 張鼎 《鄴城引》:“君不見 漢 家失統三靈變, 魏武 爭雄六龍戰?!?/p>
成語(Idiom):失統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t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失去統治權力或控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失統是指失去統治權力或控制,無法維持秩序或管理局勢。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國家、組織或個人失去統治能力,導致混亂或無法掌控的局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失統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政治、社會、經濟等方面的情況。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國家的政權垮臺,導致社會動蕩和無法維持秩序的局面。此外,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組織或個人失去控制權,無法管理局勢或掌控局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楚國的國君襄王想要廢黜太子,但太子卻趁襄王出征的機會,掌握了國家的實權,使襄王失去了統治權力。由此,人們形容一個人或組織失去統治權力時,使用了“失統”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表示失去統治權力或控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的政府腐敗不堪,已經失統了。
2. 經濟危機導致了企業的破產,管理層失去了對公司的統治權,公司陷入了失統的狀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失統”與“失去統治”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另外,也可以通過制作卡片或使用記憶軟件來反復復習和鞏固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政治、社會相關的成語,如“亂世”,“權衡”,“得勢”,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游戲太亂了,完全失統了。
2. 初中生(13-15歲):政府的腐敗導致了社會的失統。
3. 高中生(16-18歲):歷史上有很多國家因為內部斗爭而失統。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金融危機導致了全球經濟的失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