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輯
基本解釋
排比綴合?!?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儒林傳·瑕丘江公》:“ 江公 吶於口,上使與 仲舒 議,不如 仲舒 。丞相 公孫弘 本為《公羊》學,比輯其議,卒用 董生 ?!?顏師古 注:“比,次也。輯,合也?!?清 方以智 《通雅·釋詁》:“曰比輯、曰整比、曰讎比,皆謂讎對排比而綴輯之也。”
成語(Idiom):比輯(bǐ jí)
發音(Pronunciation):bǐ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事物相互交錯、紛繁復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輯是由“比”和“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比喻事物相互交錯、紛繁復雜。形容事物之間錯綜復雜、紛繁不一的關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比輯常用于描述事物之間復雜的關系,可以用于形容社會關系、人際關系等。也可以用于形容文字、語言等表達方式復雜多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比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書·藝文志》中的“五音比輯”一詞。比輯在古代用來形容音樂中不同音符的交錯組合,后來引申為形容事物之間的復雜關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比輯由兩個漢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涉及到許多因素,非常比輯。
2. 這個社交平臺上的關系非常比輯,需要耐心處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比輯”與“交錯、紛繁復雜”的意思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事物復雜關系的成語,如“紛至沓來”、“錯綜復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家附近的街道非常比輯,有很多交叉路口。
初中生:這個數學題目的解法非常比輯,需要運用多個知識點。
高中生:社會上的人際關系非常比輯,需要謹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