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問
基本解釋
來自家鄉的書信。 元 范梈 《聞鵲》詩:“五六月餘鄉問絶,二千里外客心勞。” 王闿運 《<桂陽州志>序》:“二子繼之,鄉問允發,維新耽吟,響振林樾。”
成語(Idiom):鄉問
發音(Pronunciation):xiāng w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鄉里的人向外地來的人詢問消息或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鄉問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鄉指的是鄉村,問指的是詢問。鄉問的基本含義是指鄉里的人向外地來的人詢問消息或情況。它形象地描述了鄉村人對外界的好奇和向往,以及他們對外地來的人的關注和詢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鄉問可以用于形容鄉村人對外界的關注和好奇心。在現代社會,鄉問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們對來自外地的訪客的詢問和關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鄉問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的《楊氏世訓》一書中。這本書是楊慎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觀察所寫的,其中描述了他在鄉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情況和人物。鄉問一詞正是在這本書中第一次出現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鄉問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鄉作為主語,問作為謂語,表示鄉里的人向外地來的人進行詢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剛到鄉村,就被鄉里的人鄉問個不停。
2. 來自城市的小明被鄉里的人紛紛鄉問,他感到非常受寵若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鄉問與鄉村人對外界的關注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鄉村人,對外地來的人感到好奇,想要向他們詢問一些消息或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鄉村文化和鄉村生活,了解鄉村人對外界的態度和觀念。此外,你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鄉愿、鄉情等,來擴展你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去鄉村玩的時候,鄉里的人都對我鄉問了很多問題。
2. 初中生:我們班組織了一次鄉村游,鄉里的人都很熱情地鄉問我們。
3. 高中生:我參加了一個鄉村支教項目,鄉里的人對我們的到來都很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