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探
基本解釋
(1).探討,研究。 宋 歐陽修 《讀梅氏詩有感示徐生》詩:“而幸知此樂,又常深討探;今官得閑散,舍此欲奚耽?”
(2).試探;探問。《古今小說·張舜美燈宵得麗女》:“元來調光的人,只在初見之時,就便使箇手段。凡萍水相逢,有幾般討探之法。”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七章:“你莫討探我主人家的事!我們當幫工的,哪里管得著!你向我們老爺去討探好了!”
成語(Idiom):討探
發音(Pronunciation):tǎo t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討探是指通過打聽、探問等方式獲取信息或情報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探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討”和“探”。討指的是詢問、打聽,探指的是探索、探問。結合在一起,討探意味著通過打聽、探問等方式獲取所需的信息或情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討探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們在追求知識或獲取信息時的行為。它可以用來形容人們積極主動地探索、打聽所需的信息,也可以用來批評某些人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他人的秘密或隱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討探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它的意義和用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與中國古代人們對知識的追求和情報的獲取有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討探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討”和動詞“探”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討探了解到了對方的底細。
2. 她總是喜歡討探別人的隱私,這讓人很反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討探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偵探,通過打聽、探問等方式來獲取需要的情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討探相關的成語,如探囊取物、探花、探源等,以豐富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討探了同學們的意見,才決定了我們班的活動內容。
2. 初中生:他通過討探了解到了對方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成績。
3. 高中生:她總是喜歡討探別人的隱私,這讓人很反感。
4. 大學生:在科研過程中,我們需要通過討探來獲取更多的實驗數據和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