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磬
成語(Idiom):霜磬(shuāng qìng)
發音(Pronunciation):shuāng q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寒冷的冬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霜磬是由“霜”和“磬”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霜指的是冬天寒冷時產生的霜凍,磬是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形狀像鐘,用于祭祀或演奏音樂。霜磬這個成語比喻非常寒冷的冬天,寓意冷冷清清、寂寥無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霜磬常用于形容冬天非常寒冷,沒有人氣的場景。可以用來描繪冬日的凄涼、寂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霜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樂府詩《涼州詞》。詩中寫道:“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詩以描繪涼州寒冷的冬天為主題,其中“春風不度玉門關”一句暗含了霜磬的意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冬天的北方,常常是霜磬的天氣。
2. 這個冬天非常寒冷,像是一片霜磬的世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霜”和“磬”這兩個字的意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冬天,寒風刺骨,大地上覆蓋著厚厚的霜凍,同時有人在打擊磬,發出清脆的聲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學習其他形容寒冷的成語,如“冰天雪地”、“寒冷刺骨”等。
2. 了解中國的冬季文化,如冬至、元宵節等傳統習俗。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早上出門的時候,感覺像是走進了霜磬的世界。
2. 初中生: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每天都像是生活在霜磬里。
3. 高中生:寒冷的冬天,校園里冷冷清清,仿佛是一片霜磬的景象。
4. 大學生:寒假回家的路上,經過北方的城市,感覺像是進入了一片霜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