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池
成語(Idiom):硯池 (yàn chí)
發音(Pronunciation):yàn c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硯臺上的水池,比喻學問廣博或者人才聚集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硯池是古代用來洗滌硯臺的水池,因為硯臺是書寫的工具,所以硯池成為學問和文化的象征。成語“硯池”用來形容學問淵博、人才聚集的地方,意味著人們可以在這里獲取知識和智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學校、圖書館、學術會議等場合,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行業或領域內的人才集聚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藝文志》中有一則記載,說的是西漢時期,宮廷里有一個硯池,它是皇帝用來洗滌硯臺的地方。那里集聚了許多文人墨客,他們在這里互相交流、學習,形成了一個知識淵博、人才輩出的地方。后來,人們就用“硯池”來比喻學問淵博、人才聚集的地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狀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所學校是名副其實的硯池,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
2. 這個學術會議是學術界的硯池,各路專家齊聚一堂,互相交流經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硯池”比作一個匯集智慧和知識的地方,可以通過想象一個水池中充滿了智慧的水,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學問、人才相關的成語,例如“學富五車”、“人才濟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的學校就像一個硯池,老師們教給我們很多知識。
2. 初中生:圖書館是我們的硯池,我們可以在那里閱讀各種書籍。
3. 高中生:這個學術會議是學術界的硯池,我們可以向各路專家學習。
4. 大學生:這個學院是人才的硯池,我們可以在這里接受全面的教育。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