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度事小吏
成語(Idiom):河伯度事小吏
發音(Pronunciation):hé bó dù shì xiǎo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處理事務時,凡事拘泥于細節,不分主次,不顧大局,過于拘泥小節,不懂得把握大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史記·霍去病傳》,原文是“河伯度事小吏,誤殺將軍”,意為河伯度量事務的小吏誤殺了將軍。成語中的“河伯度事小吏”比喻處理事務時過于拘泥于細節,不顧大局,不懂得把握整體情況,導致錯誤的結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那些在處理事務時過于拘泥小節、不顧大局的人,以及那些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遠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霍去病是西漢時期的一位著名將領,具有出色的軍事才能。一次,他率領大軍出征,途中遇到了一條寬闊的河流。他派遣小吏去度量河水的深度,但小吏卻過于拘泥于細節,只看到河水的深度,沒有考慮到整體情況。結果小吏誤判了河水的深度,導致霍去病的大軍陷入了危險的境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河伯度事小吏的結構為:名詞 + 動詞 + 名詞 + 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是個細心的人,但有時候太過河伯度事小吏了。
2. 在領導團隊中,不能只關注細節,要注意避免成為河伯度事小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河伯度事小吏”與處理事務時過于拘泥小節、不顧大局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例如,想象一個小吏站在河邊,一邊用尺子度量河水的深度,一邊無視將軍大軍的安全,這樣的形象會更加生動,便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霍去病的故事,以及其他與河伯度事小吏類似的成語,如“見微知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在寫作業時總是過于河伯度事小吏,老師常常批評他。
2. 初中生:做事情要有整體的觀念,不能只看到細節,否則容易變成河伯度事小吏。
3. 高中生:在領導團隊中,要注意避免成為河伯度事小吏,要有全局的思考能力。
4. 大學生:大學生活中,我們要兼顧學習和社交,不能只沉迷于某一方面,否則容易成為河伯度事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