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含冰茹檗 (hán bīng rú bò)
發音(Pronunciation):hán bīng rú b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中懷有仇恨或憤怒的情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含冰茹檗的“冰”指冰寒,寒冷;“檗”指一種木本植物,有刺,象征著仇恨。這個成語比喻心中懷有冷酷和仇恨的情緒,形容內心憤怒、怨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憤怒、仇恨情緒。通常用于文學作品、演講、辯論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宣公二年》。當時,齊國的宣公因被晉國侵犯而懷有深深的憤恨。他用“含冰茹檗”來形容自己內心的仇恨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含冰茹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含冰茹檗,對那個人心懷不滿。
2. 她心中含冰茹檗,對他的背叛感到極度憤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含冰茹檗”與冷酷仇恨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鮮明的對比,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文學作品中使用的含冰茹檗的例子,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懷冰寸膂”、“懷瑾握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欺負我的同學心中含冰茹檗。
2. 初中生:他對被背叛的朋友心懷含冰茹檗。
3. 高中生:她對不公平的待遇懷有含冰茹檗的情緒。
4. 大學生:他對社會不公平現象心懷含冰茹檗。
5. 成年人:面對背叛,她心中含冰茹檗,卻選擇了寬容和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