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觶
成語(Idiom):象觶
發音(Pronunciation):xiàng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為正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象觶是一個古代的器皿,形狀像觶(zhì),即一種古代的酒杯。在古代,觶是貴族或高官的象征,象觶因此成為了高尚、正直的象征。用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為正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象觶這個成語常用于褒義,用來形容人品高尚,行為正直,是一種褒獎和贊美的說法。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為人處事,以及對待事物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象觶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中的一則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孟嘗君的貴族,他非常重視儀容儀表和行為舉止。有一次,孟嘗君在宴會上,他舉起手中的象觶,對著賓客們說:“我這象觶是用來盛酒的,但我從不用它來盛醉酒的人。”這句話意味著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不容許自己有不良行為。后來,人們用“象觶”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為正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象觶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表現得像個象觶一樣,從不做任何不正當的事情。
2. 這位老師的教育理念高尚正直,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象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象觶這個形狀像杯子的器皿,代表高尚正直的含義,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高尚品德、正直行為相關的成語,如“君子如玉”、“忠誠義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像象觶一樣,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2. 初中生:他的行為舉止總是很正直,真是一個活生生的象觶。
3. 高中生:成為一個社會有用之人,必須心懷象觶般的高尚品質,嚴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