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箓
成語(Idiom):虎箓(hǔ lù)
發音(Pronunciation):hǔ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虎的皮和箓的木板,比喻權勢凌人,欺壓弱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虎箓是由“虎”和“箓”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虎是一種兇猛的野獸,象征強大的力量和權勢。箓是古代一種用來寫字的木板,象征弱小和被壓迫的一方。虎箓的意思是強者欺壓弱者,權勢凌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虎箓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權勢者欺壓弱小,或者強者欺負弱者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社會上的不公正現象,或者用來勸誡人們不要欺負弱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虎箓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宣公十一年》。故事中,齊國有一個官員叫虎庭,他非常兇殘傲慢,喜歡欺壓百姓。有一天,他在官府門前豎起一塊木牌,上面寫著“虎箓”兩個字,意思是他就是虎,百姓就像箓一樣任他欺壓。這個故事后來成為了成語“虎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虎箓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官員太過分了,簡直是個虎箓。
2. 弱小的國家被強大的國家當作了虎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虎皮和箓板形象化地結合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只兇猛的虎站在一塊木板上,壓迫著它下面的弱小的一方。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權勢、欺壓相關的成語,如“豺狼當道”、“弱肉強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欺負別人是不對的,我們要反對虎箓行為。
2. 初中生:有些權勢者利用虎箓行為來壓迫弱小的群體。
3. 高中生:在社會中,我們應該呼吁打破虎箓現象,實現社會的公正與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