鶉兔
成語(Idiom):鶉兔(chún tù)
發音(Pronunciation):chún t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微小、渺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鶉兔是指鶉和兔子,兩者都是相對較小的動物。成語中的鶉兔用來比喻事物非常微小、渺小,無足輕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鶉兔一詞多用于文學作品或口語中,用來形容事物微小無足輕重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些瑣碎的小事,或者形容某個人在某個領域的知識或能力非常有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鶉兔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趙世家》中。據說,戰國時期,趙國有一次出征,國王趙武靈王想要考察將士們的勇猛程度,于是命令士兵在野外射殺兔子和鶉鳥。結果,士兵們射殺的都是鶉鳥而沒有射到兔子。趙武靈王看到這個情景后,感嘆道:“射鶉如射雕,射兔如射鶉。”這就是后來形成的成語“鶉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詞組成,鶉和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貢獻只能算是鶉兔之見,無法改變整個局勢。
2. 這個問題在整個計劃中只是鶉兔般的細枝末節,不值一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鶉和兔子的形象牢記在心,想象一個鶉鳥和兔子并排站在一起,表示微小和渺小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與鶉兔相關的其他成語,如“鶉衣百結”、“兔死狐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養了一只鶉,它非常小巧可愛。
2. 初中生:這個問題對于整個項目來說只是鶉兔般的細枝末節。
3. 高中生:他的觀點只能算是鶉兔之見,無法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