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徒
基本解釋
刁惡之徒。《水滸傳》第三六回:“ 趙 家那廝是個刁徒,如今暴得做個都頭,知道甚么義理!”《金瓶梅詞話》第十六回:“我聞得人説,他家房族中 花大 是箇刁徒潑皮,倘一時有些聲口,到沒的惹虱子頭上搔。”
成語(Idiom):刁徒
發音(Pronunciation):diāo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事狡詐、狡猾、陰險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刁徒是由“刁”和“徒”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刁意為狡猾、狡詐,徒意為人。刁徒指那些行事陰險狡詐、狡猾的人,通常用來形容那些不擇手段、玩弄手段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刁徒來形容那些不擇手段、陰險狡詐的人。比如,我們可以說某個人是一個刁徒,意思是他行事狡猾、陰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刁徒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李逵的人,他是一個身手矯健、機智勇敢的英雄,但他卻行事狡詐、不擇手段,因此被稱為刁徒。這個故事流傳下來,刁徒一詞也就成為了形容狡猾、陰險之人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刁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刁徒,總是用一些陰險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2. 這個人真是個刁徒,他總是想方設法地騙取他人的信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刁徒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行動中十分狡猾、陰險,他總是用各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是一個刁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成語,可以學習與刁徒相關的成語,比如“刁鉆古怪”、“刁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同學總是搗亂,他是個刁徒。
2. 初中生:他利用別人的信任,做了一些違法的事情,真是個刁徒。
3. 高中生:這個政客總是玩弄手段,他是一個典型的刁徒。
4. 大學生:那個商人為了賺錢不擇手段,簡直是個刁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