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之轉
成語(Idiom):蜣螂之轉
發音(Pronunciation):qiāng láng zhī zh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蜣螂在轉彎時,會繞著同一個圓圈一直轉,形容人思想狹窄,缺乏變通和創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蜣螂是一種昆蟲,當蜣螂在轉彎時,會圍繞同一個圓圈不斷轉動,而不尋找其他更寬闊的路徑。這個成語比喻人思想狹窄,缺乏靈活性和變通能力,只能局限于一種固定的思維方式,不愿意嘗試新的方法或途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多用于貶義,形容那些思想僵化,不愿意接受新觀念和變化的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守舊、固執的人或組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公元前586年,楚國大夫子胥在襄王面前建議修筑國都的城墻。子胥的建議被襄王采納后,有人質疑子胥的忠誠,認為他會背叛楚國。于是,襄王命令子胥去楚國的東南角轉一圈,以證明自己的忠誠。子胥立即去轉了一圈,但他卻沒有轉出原地,而是圍著原地一直轉。這個故事成為了“蜣螂之轉”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之+動作+的+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維一直停留在老舊的觀念中,完全是蜣螂之轉。
2. 這個組織缺乏創新精神,一直在蜣螂之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蜣螂之轉”這個成語形象化地記憶為一個蜣螂在一個小圓圈上不斷轉動的形象。想象這只蜣螂無法跳出圓圈,只能在圈內不停地轉動,從而引發對于思維狹窄、缺乏變通的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思維靈活性、創新能力相關的成語,如“井底之蛙”、“固步自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的思想像蜣螂之轉一樣,從不愿意嘗試新的游戲。
2. 初中生(14歲):有些同學的學習方式就像蜣螂之轉,總是拘泥于老師的教導,不愿意探索新的學習方法。
3. 高中生(17歲):一些學生的思維方式比較固化,像蜣螂之轉一樣,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