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真贓真賊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 zāng zhēn z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真實的贓物,真正的賊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真正的贓物和真正的賊人。贓物指的是被盜的財物,賊人指的是實施盜竊的犯罪分子。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事物或人的真實性,表示某事物或人是真實的、確鑿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事物或人的真實性,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行為或品質真實可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非子·解老》記載了一個故事:韓非子曾經聽說過一個名叫“真贓真賊”的人,他是一個真正的賊人,他偷了一些真實的贓物。這個故事后來成為了成語“真贓真賊”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三個詞組成,分別是“真”、“贓”和“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是真贓真賊,他偷了很多貴重的物品。
2. 這個消息是真贓真賊的,我們應該相信它的真實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真贓真賊”理解為真實的贓物和真正的賊人,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例如,想象一個賊人正在偷走真實的財物,這樣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真實性相關的成語,例如“真相大白”、“真假莫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小偷是真贓真賊,他偷了我的零食。
2. 初中生:這個謠言是真贓真賊傳播的,大家不要輕易相信。
3. 高中生:這篇報道是真贓真賊的,我們應該對這個事件保持警惕。
4. 大學生:他的犯罪行為真贓真賊,法律一定會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