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ú ān sī wēi ㄧㄩˊ ㄢ ㄙㄧ ㄨㄟ于安思危(於安思危)
居安思危。《戰國策·楚策四》:“ 虞卿 謂 春申君 曰:臣聞之《春秋》,於安思危,危則慮安。”《逸周書·程典》:“於安思危,於始思終。”《呂氏春秋·慎大》:“賢主於安思危,於達思窮,於得思喪。” 漢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是以大雅君子於安思危,以遠咎悔。”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于安思危
成語(Idiom):于安思危
發音(Pronunciation):yú ān sī w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平安穩定的時候,也要時刻警惕危險的可能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說,即使處于安全和平穩的環境中,也要時刻保持對潛在危險的警惕,不掉以輕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遇到安全問題時保持警惕的態度,也可以用來提醒他人在安全環境中不要掉以輕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有一位名叫于安的人,他非常聰明而又機智。有一次,他被任命為守衛宮殿的衛士,因為宮殿一直都很安全穩定,于安就放松了警惕。結果,有一天,一群歹徒乘機闖入了宮殿,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于安非常后悔,他意識到自己在安全環境中也要時刻保持警惕。于是,人們就用“于安思危”來形容這種警惕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的意思分別是“于”(in),“安”(safety),“思”(think),“危”(danger)。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社會上,我們要時刻保持“于安思危”的意識。
2. 盡管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城市,但我們也不能忘記“于安思危”的原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四個字分別與其意思進行聯系,例如,想象一個人(于)在一個安全的地方坐下思考(思)如何應對潛在的危險(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如“居安思危”(jū ān sī wēi),意思是指即使在安全的環境中也要時刻保持警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每次過馬路的時候都會“于安思危”,不敢隨便闖紅燈。
2. 初中生(14歲):我們學校最近進行了一次防火演習,老師告訴我們要時刻保持“于安思危”的意識。
3. 高中生(17歲):盡管我們學校安全措施很完善,但我們也要時刻保持“于安思危”的原則,不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