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懽
成語(Idiom):余懽
發音(Pronunciation):yú h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完成某項任務之后,剩下的歡樂和快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余懽源自于《論語·子罕篇》,意為完成某項任務后所剩下的歡樂。它強調了在努力工作或完成一項重要任務后所產生的愉悅和滿足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完成一項重要任務后的喜悅和滿足感。也可以用來表達對于成功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和滿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孔子的弟子子罕。子罕是孔子的學生之一,他非常努力地學習,每天都在學習中度過大部分時間。有一天,他終于完成了一項重要的學習任務,感到非常高興和滿足。孔子看到了他的喜悅,就對他說:“你現在感到的快樂就是余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余”和“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完成這個項目后,我感到了一種莫名的余懽。
2. 在考試結束后,同學們都充滿了余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余懽”與完成一項任務后的喜悅和滿足感聯系起來。可以通過想象自己完成一項重要任務后的愉悅感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成就感和滿足感相關的成語,如“如飲醍醐”、“欣喜若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完成作業后感到了余懽。
2. 初中生(13-15歲):參加比賽并獲得第一名后,我充滿了余懽。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結束后,同學們都充滿了余懽。
4. 大學生(19-22歲):我順利通過畢業論文答辯后,感到了一種莫名的余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