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曲
成語(Idiom):楊柳曲
發音(Pronunciation):yáng liǔ q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人或某事物的表現或行為輕浮、柔弱、柔情脈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楊柳曲源于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一句詩:“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這句詩描繪了一個少女在江邊聽到心上人歌唱的情景,其中的“踏歌聲”表現出了少女的輕浮、柔弱、柔情脈脈的心情。后來,人們將“踏歌聲”簡化為“曲”,并加上楊柳這一形象,形成了成語“楊柳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多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表現或行為輕浮、柔弱、柔情脈脈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言行舉止過于輕佻,或者某事物的特點過于柔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楊柳曲”的故事起源于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一句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楊柳”,修飾部分為“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談舉止總是顯得楊柳曲,缺乏穩重。
2. 她的性格像楊柳曲一樣柔軟,容易受他人影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楊柳曲”與楊柳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柔軟的楊柳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表達出某人或某事物的輕浮、柔弱的特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唐代文學,了解唐代文人的作品和風格,深入理解“楊柳曲”的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舞蹈動作像楊柳曲一樣輕柔。
2. 初中生:他的聲音像楊柳曲一樣柔情脈脈。
3. 高中生:她的性格像楊柳曲一樣溫柔婉約。
4. 大學生:他的言談舉止總是顯得楊柳曲,缺乏穩重。
5. 成年人:她的性格像楊柳曲一樣柔軟,容易受他人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