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卪
成語(Idiom):符卪(fú bī)
發音(Pronunciation):fú b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言語、行為矛盾不一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符卪是由“符”和“卪”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符,古代用來寫符咒的木片;卪,指矛。符卪合在一起,形容人的言行矛盾不一致,指人說話和做事不一致,言行不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符卪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不一致,做事不負責任,沒有信用的行為。可以用于批評某人的不誠實、不可靠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漢書·東方朔傳》記載,東方朔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有才華的文人,但他的言行往往矛盾不一致,被人稱為“東方符卪”。這個故事使得符卪成為了形容言行不一致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符卪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的話和做的事總是符卪不一,不值得信任。
2. 這個人的行為太符卪了,一會兒說要幫忙,一會兒又推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符卪的發音與“富士山”進行聯想,富士山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山,而符卪也是一個非常常用的成語,通過聯想記憶可以幫助記憶符卪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等,來進一步豐富對言行矛盾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說要幫我做作業,結果卻玩了一整天,真是符卪。
2. 初中生:老師說要組織一次郊游活動,結果卻臨時取消了,真是符卪。
3. 高中生:他說要去參加比賽,但是卻一直拖延不去準備,真是符卪。
4. 大學生:這個政客的言行真是符卪,總是說一套做一套。
5. 成年人:她說喜歡我,但是卻總是對我冷冷淡淡的,真是符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