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軛
基本解釋
◎ 牛軛 niú è
[yoke] 給(牲畜)在脖子上配大小適當的頸箍以防走脫
英文翻譯
1.oxbow
成語(Idiom):牛軛
發音(Pronunciation):niú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受到壓迫或束縛,無法自由發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牛軛,古代牧民或農民用來束縛牛的木制工具,由兩根木桿組成,一根橫桿放在牛的脖子上,另一根縱桿放在牛的肩膀上。成語“牛軛”比喻人們受到壓迫或束縛,無法自由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受到各種外部力量的限制,無法自由行動或發展的情況,如社會制度、家庭環境、職業壓力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叫子胥的大臣,他非常聰明能干,但因為他的家族出身低微,被當時的國君所輕視。子胥深感自己才華被束縛,無法施展,于是他決定離開楚國,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他用牛軛將自己綁在車輪上,裝作瘋狂的樣子,引起了國君的注意。國君問他為什么這樣做,子胥回答說:“我愿意為國家效力,只是因為我的家庭出身低微,無法得到重用。”國君聽后深感慚愧,決定重用子胥,并給予他更好的發展機會。這個故事成為“牛軛”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牛(niú)的意思是“牛”,作為主體詞表示人們;修飾詞軛(yù)的意思是“牛軛”,作為修飾詞表示束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牛軛下,無法獨立做出決定。
2. 這個國家的人民經歷了長期的戰爭和壓迫,終于擺脫了牛軛,實現了國家的獨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牛軛”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被牛軛束縛住,無法自由行動,從而體會到“牛軛”所代表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牛軛”相關的成語,如“解甲歸田”、“脫穎而出”等,來豐富對于人們解脫束縛、追求自由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爸爸媽媽總是對我要求很多,我感覺自己像是被牛軛束縛住的小牛。
2. 初中生:學習壓力大,感覺自己被學業的牛軛束縛住了,無法有更多的自由時間。
3. 高中生:高考前的備考階段,我感覺自己被學業的牛軛束縛住了,無法盡情享受青春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