轢弦
成語(Idiom):轢弦
發音(Pronunciation):lì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彈奏琴弦時,用手指按住琴弦,使其發出聲音。比喻有人有才華,但因環境或條件限制,無法施展才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轢弦一詞來源于《論語·子路》:“子路問成人。子曰:‘苦乎?曰:‘有美者。’‘其言善而行不遂者,其蔽也甚。”子路問成年人的苦惱,孔子回答說:“有才華而言論出色,但無法實現,這是一種苦悶。”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有才華但無法施展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轢弦可以用于形容有才華的人,但由于某些原因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或抱負。也可以用于描述在特定環境中無法發揮才能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轢弦的故事起源于孔子的一次對話。這個成語的意義是通過孔子的回答來演繹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轢弦由兩個字組成,其中“轢”是動詞,“弦”是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有才華的音樂家,可惜被家庭的貧困限制了發展,真是轢弦之才。
2. 她本有機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員,可惜因為種種原因只能轢弦而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轢弦的發音“lì xián”與“理想”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孔子和《論語》的內容,可以更好地理解轢弦這個成語的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畫畫很有興趣,但因為學習的時間太多,只能轢弦。
2. 初中生:我夢想成為一名科學家,但因為家庭條件有限,只能轢弦。
3. 高中生:我有很多創業的想法,但因為經濟壓力大,只能轢弦。
4. 大學生:我想去國外學習,但因為語言和經濟問題,只能轢弦。
5. 成年人:我一直想寫一本小說,但因為工作繁忙,只能轢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