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題
基本解釋
(1).指書信。《南史·周山圖傳》:“﹝ 周山圖 ﹞於書題甚拙,謹直少言,不嘗説人短長。” 唐 岑參 《祁四再赴江南別詩》:“山驛秋云冷,江帆暮雨低,憐君不解説,相憶在書題。”《舊唐書·懿宗紀》:“知卿兩任 云中 ,恩及 國昌 父子,敬憚懷感,不同常人。宜悚與書題,深陳禍福,殷勤曉喻,劈析指宜。” 宋 洪邁 《容齋續筆·高鍇取士》:“ 鍇 知舉,誡門下不得受書題。”
(2).泛指寫在書籍前或后的文字。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晦庵小學定本》:“ 吳思庵 《集解》則曰《小學》書題置之題辭之前,意者本《朱子大全》,然《大全》編次倫序不能精當,恐亦未可憑也。”
(3).書籍的標題。
成語(Idiom):書題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t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章或書籍的題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書題是指文章或書籍的標題。它通常出現在文學作品、論文、報告等的開頭,用來概括和歸納整篇文章的主題或內容。書題的選擇要準確、簡潔,并能準確表達文章的核心思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書題通常出現在書籍、文章、論文、報告等文學作品中。它可以幫助讀者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題,也可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使其對文章產生濃厚的興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書題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如《詩經》、《楚辭》等。在古代,作者在寫作時往往會為自己的作品取一個富有特色的標題,以便于讀者理解和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書題逐漸成為了一種固定的文學形式,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文學作品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書題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書”是動詞,意為“寫作、記錄”,“題”是名詞,意為“標題、題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的書題很吸引人,我想看看內容是什么。
2. 他在寫作時總是花很多時間思考書題,以確保它能準確地表達他的觀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書”和“題”相關的形象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想象自己在寫作一本書時,思考著一個恰到好處的書題,以便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和興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成語“書題”之外,還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題名”、“書名”、“標題”等。這些詞語都與書籍的命名和概括有關,可以進一步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寫作文時,想了很久才想出一個好的書題。
2. 初中生:老師要求我們在報告中加上一個恰當的書題,以便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
3. 高中生:寫論文時,選擇一個恰當的書題對于整篇文章的質量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