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百草
基本解釋
亦作“鬭百草”。一種古代游戲。競采花草,比賽多寡優劣,常于端午行之。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戲?!?唐 鄭谷 《采桑》詩:“何如鬭百草,賭取鳳皇釵。”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十七出:“清曉,侍婢不惜千金,相呼斗百草?!?明 高明 《琵琶記·牛氏規奴》:“院公踢氣毬不好,便和你鬭百草耍子?!币嗍∽鳌?斗草 ”。 唐 白居易 《觀兒戲》詩:“弄塵復鬭草,盡日樂嬉嬉。” 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二折:“佳人鬭草,公子粧幺,鞦韆料峭,鼓吹游遨。”《紅樓夢》第二三回:“每日只和姊妹丫頭們一處,或讀書,或寫字,或彈琴下棋,作畫吟詩,以至描鸞刺鳳,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無所不至?!?清 彭孫遹 《金粟閨詞》之四四:“鬭艸歸來香徑里,裙花深處涴芹泥。”
成語(Idiom):斗百草 (dòu bǎi cǎo)
發音(Pronunciation):dòu bǎi c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中,與其他人相比,能夠勝過百分之百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斗,戰勝;百草,指所有的植物。成語中的“百草”比喻其他人或事物。斗百草意味著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中,能夠戰勝所有其他的人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中非常出色,超過其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卷二十九·項羽本紀》中有一段描述,項羽與劉邦在垓下大戰,項羽的百萬大軍被劉邦的數萬軍隊打敗。這個成語就來源于這個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斗為動詞,百草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數學競賽中斗百草,連續幾年都獲得第一名。
2. 這位歌手唱功出眾,可以說是在流行歌壇斗百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斗百草與勝利、出色等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斗轉星移、斗志昂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在班級的作文比賽中能夠斗百草,獲得第一名。
2. 初中生:這個班級里有很多優秀的學生,我想在數學競賽中斗百草,證明自己的實力。
3. 高中生:我一直以來都在學習英語,希望能夠在英語考試中斗百草,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