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
基本解釋
◎ 三國 Sān-Guó
[the Three Kingdoms-Wei, Shu Han and Wu -which divided China from A.D. 222—280] 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公元222—280)
英文翻譯
1.the Three Kingdoms (220-265), namely, Wei(魏,220-265), Shu Han (蜀漢, 221-263) and Wu (吳, 222-280)
詳細解釋
指 東漢 后出現(xiàn)的 魏 、 蜀 、 吳 鼎立的歷史時期。從公元220年 曹丕 稱帝始,到280年 吳 亡止。或?qū)?漢獻帝 在位的年代(189-220)亦計入該期。亦以指 魏 、 蜀 、 吳 。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國志表》:“臣前被詔,使采三國異同,以注 陳壽 《三國志》。”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説下》:“談《春秋》者則不知 宗周 既隕,而人有六雄;論《史》、《漢》者不悟 劉氏 云亡,而地分三國。” 元 薩都剌 《登北固城樓》詩:“ 六朝 文物隨流水, 三國 江山獨倚樓。” 清 周中孚 《鄭堂札記》卷三:“凡 三國 、 六朝 各史,俱包在內(nèi)。”
成語(Idiom):三國
發(fā)音(Pronunciation):sān g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中國歷史上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的時期,分為魏、蜀、吳三個國家并立的局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也是中國文化中一個重要的主題。這個時期的故事充滿了英雄豪杰、智勇雙全的人物以及復(fù)雜的政治斗爭。成語“三國”常用來指代這個時期,也可以用來比喻三個或更多個勢力并立的局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現(xiàn)實生活中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lǐng)域中的三個或更多個勢力并存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時期或某個地區(qū)的亂局或混亂狀態(tài)。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三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的時期,分為魏、蜀、吳三個國家并立的局面。這個時期的故事被后世文人廣泛傳頌,成為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重要主題。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國成語結(jié)構(gòu)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行業(yè)的競爭已經(jīng)演變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2. 在這個地區(qū),三家大公司形成了一個三國時期的局面。
3. 這個時期的歷史故事讓人想起了三國時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三國時期的故事和人物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閱讀有關(guān)三國時期的歷史書籍或觀看相關(guān)的電視劇、電影,以加深對這個時期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三國時期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關(guān)于三國時期的歷史、文化、人物等方面的知識。可以閱讀三國演義這本經(jīng)典的歷史小說,了解更多有關(guān)三國時期的故事和人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三國時期有很多有名的將軍,比如關(guān)羽、張飛和趙云。
2. 初中生:在三國時期,劉備、曹操和孫權(quán)是三個主要的政治勢力。
3. 高中生:三國時期的故事充滿了智謀和勇氣,非常值得學(xué)習(xí)和研究。
4. 大學(xué)生: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