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心去難留
發音(Pronunciation):xīn qù nán l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思不在,難以安心留在一個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心去難留”由四個字組成,分別是“心”、“去”、“難”、“留”。其中,“心”指內心、思想;“去”表示離開;“難”表示困難、不容易;“留”表示停留、保留。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心思不在,難以安心留在一個地方,常常心不在焉,無法集中精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心思不在,無法專心做事情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學生上課時心不在焉,無法集中注意力;也可以用來形容工作時心思不在,無法全神貫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心去難留”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貪泉善賈》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貪泉的人,他貪圖享樂,心思不在家庭生活上,最終導致了家庭的破裂。這個故事告誡人們要專心致志,不要讓心思隨意飄蕩,否則會失去珍貴的東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心去難留的結構是主謂賓的形式,其中,“心”是主語,表示人的內心;“去”是謂語,表示離開;“難留”是賓語,表示難以停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上課時總是心不在焉,心去難留。
2. 她工作時總是分心,心思難留。
3. 孩子們對這個玩具已經失去了興趣,心去難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心去難留”與一個人在不同地方停留的心思想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的心思像一只小鳥一樣,飛來飛去,無法停留在一個地方,表示這個人心思不在,無法集中注意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集中注意力相關的成語,如“心不在焉”、“心猿意馬”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做作業時,總是心不在焉,心去難留。
2. 初中生:考試時,如果心思不在,就很難集中注意力,心去難留。
3. 高中生:學習壓力大的時候,我常常心猿意馬,心去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