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論
基本解釋
激切的議論。 宋 真德秀 《跋二吳公帖》:“蓋 正肅 參大政,時朝列多君子,雖危言切論,數與小人忤,坐是不果相,然始終寵遇不少衰?!?/p>
成語(Idiom):切論(qiè lùn)
發音(Pronunciation):qiè l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切中要害,切中要害地論述問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切論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切”意為切中,第二個字“論”意為論述。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言辭切中問題的要害,能夠準確地論述問題的本質。它強調了在表達觀點和論述問題時,要集中于關鍵點,不偏離主題,以達到準確、精辟的效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切論常用于形容言辭或論述精準、中肯,能夠直指問題的本質??梢杂糜诟鞣N辯論、演講、寫作等場合,特別適用于需要準確表達觀點和論述問題的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切論的故事并不多見,但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在古代的文學作品中有所體現。它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重視言辭的準確性和精確性的思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切論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簡練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總是能夠切論問題的核心。
2. 這篇文章切論了當前社會問題的實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切論這個成語:
1. 將“切”字與“切中要害”聯系起來,表示準確地擊中問題的關鍵點。
2. 將“論”字與“論述問題”聯系起來,表示準確地論述問題的本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切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切中要害”、“言之鑿鑿”等,以豐富你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的解釋總是能夠切論問題的核心。
2. 初中生(14歲):這篇作文切論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3. 高中生(17歲):他的演講切論了社會問題的實質。
4. 大學生(20歲):這本書切論了人性的復雜性和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