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
成語(Idiom):金匱
發音(Pronunciation):jīn k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珍貴的寶庫或珍貴的書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金匱是由“金”和“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金,指貴重、珍貴的意思;匱,指儲藏、收藏的意思。金匱比喻珍貴的寶庫或珍貴的書籍,也可以用來形容知識淵博、學識豐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金匱一詞常用于形容珍貴的文獻、知識或寶貴的財富。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知識淵博,也可以用來形容某本書籍的珍貴價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金匱”最早出現在《后漢書·蕭望之傳》中。據傳,蕭望之在西晉時期做官,非常聰明而有才華。有一次,蕭望之去拜訪了當時的皇帝司馬炎,司馬炎對他很贊賞,就問他有沒有什么愿望。蕭望之回答說:“臣愿得一座金匱,以收藏珍貴的書籍。”司馬炎非常高興,立即為他準備了一座金匱,并命令宮廷的文人將珍貴的書籍收藏其中。從此以后,金匱就成為了形容珍貴書籍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金匱的結構是形容詞+名詞,表示珍貴的寶庫或珍貴的書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書是我家族的金匱,代代相傳,價值連城。
2. 他的腦海中就像是一座金匱,充滿了各種珍貴的知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金匱”這個成語與珍貴的寶庫或珍貴的書籍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金匱前,看到里面堆滿了珍貴的寶物或書籍,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金”字的成語,如“金玉滿堂”、“金榜題名”等。
2. 可以了解更多與書籍或知識相關的成語,如“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這本繪本是我寶貝的金匱,他每天都會拿出來看。
2. 小學生:老師的課堂就像一座金匱,里面充滿了知識寶藏。
3. 中學生:這本百科全書是我學習的金匱,對我的知識積累非常有幫助。
4. 大學生:這個圖書館是我們的金匱,里面的書籍可以滿足我們的各種學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