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資
基本解釋
唐 代酬功的最高一等,叫上資?!?a href="/r_ci_54f8e30846aa2037f43c1b2e69b6b054/" target="_blank">新唐書·百官志一》:“凡酬功之等:見任、前資、常選、曰上資;文武散官、衛官、勛官五品以上,曰次資;五品以上子孫,上柱國、柱國子,勛官六品以下,曰下資;白丁、衛士,曰無資。”
成語(Idiom):上資(shàng zī)
發音(Pronunciation):shàng z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資質或才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上資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資質或才能非常高超,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方面的能力非常出眾,超過了一般人的水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上資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贊美一個人的才能或資質非常出色,可以用來形容各個領域的人才。比如,可以用來贊揚一個音樂家的演奏技巧非常高超,或者贊美一個畫家的繪畫才華非常突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上資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昭公二十四年》。故事中,春秋時期的魯國大夫季康子問左丘明,為什么他的兒子季文子的才能非常出眾。左丘明回答說:“季文子上資,能為國家出謀劃策。”這個故事中的“上資”一詞被后來的人們引用,并成為了一個形容詞性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上資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上”是動詞,表示達到或超過的意思,“資”是名詞,表示才能或資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音樂方面上資,是個出色的小提琴手。
2. 這位畫家的繪畫技巧非常上資,作品受到了廣泛的贊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上資這個成語:
將“上資”拆分為“上”和“資”,“上”表示達到或超過,而“資”表示才能或資質??梢酝ㄟ^將兩個字的含義結合起來,想象一個人的才能或資質像火箭一樣升到了很高的位置,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才能或資質相關的成語,如“出類拔萃”、“超群絕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學習很努力,數學成績上資,經常拿到全班第一名。
2. 初中生:她是我們學校的籃球隊隊長,籃球技術非常上資,每次比賽都能為我們隊貢獻很多分數。
3. 高中生:他是個多才多藝的學生,不僅學習成績上資,還參加了很多社團活動,并在音樂方面有很高的造詣。
4. 大學生:這位同學在科研方面上資,發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論文,成為了學術界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