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緝
成語(Idiom):連緝(lián jī)
發音(Pronunciation):lián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連續追捕,不間斷地緝拿犯罪分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連緝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連,表示接連不斷,連續的意思;緝,指追捕,抓捕的意思。連緝表示連續追捕,不間斷地緝拿犯罪分子。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警察或其他執法機構在追捕犯罪分子時的堅定決心和不懈努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連緝一詞常用于描述警察或執法機構在追捕犯罪分子時的行動。它可以用來形容警方連續不斷地追捕犯罪分子,也可以用來形容個人或團隊在追求目標時的堅持不懈、毫不松懈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連緝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濬傳》中。王濬是東晉時期的一位將領,他在平定江南的叛亂時,連續追捕了一批叛軍,最終成功地將他們緝拿歸案。這個故事成為連緝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連緝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連作動詞,緝作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警方連緝幾個月,終于將逃犯抓獲歸案。
2. 他連緝了三個月,才成功追回被盜的貴重物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連緝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群警察在連續不斷地追捕犯罪分子,形成一個連續的動作,從而記住連緝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執法相關的成語,如“捉賊捉臟”、“追本溯源”等,以拓寬對執法行動和警方工作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警察連緝了好幾個月,終于抓到了小偷。
2. 初中生:他們連緝了幾天幾夜,終于將逃犯抓獲。
3. 高中生:警方連緝多個地點,成功破獲了一起系列盜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