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鴈
基本解釋
孔雀與雁。 漢 揚雄 《太玄·禮》:“次四,孔鴈之儀,利用登于階。” 范望 注:“四為毛類,故稱孔鴈。孔鳥之知禮也,正取二鳥為諭者,言其行則有儀,飛則有次,動不失法,故利登于階也。”
成語(Idiom):孔鴈
發音(Pronunciation):kǒng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困境中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情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孔鴈的意思是指像大雁一樣,在困難時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大雁是一種群居鳥類,它們通常會在飛行中排成字形或V字形隊列。當領頭的大雁感到疲憊時,會退到隊列的后面,讓其他大雁來領飛。這種互相輪換的行為體現了團結合作和互助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可以用“孔鴈”來形容人們在困境中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的情誼。例如,當一個團隊面臨挑戰時,大家可以團結一致、互相支持,像孔鴈一樣飛行在困難的道路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孔鴈的成語來源于《左傳·昭公十一年》。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孔鳴和公子鴈一起出行。途中,孔鳴因為疾病不能行走,于是公子鴈就背起孔鳴一同前行。這個故事中展示了公子鴈對孔鳴的關心和幫助,成為了后來“孔鴈”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孔”和“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困難時,他們彼此之間像孔鴈一樣互相幫助。
2. 這個團隊的成員之間有著孔鴈般的團結合作精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更好地記憶“孔鴈”這個成語,你可以將它與大雁的飛行隊列形狀聯系起來。想象一下大雁在飛行中排成V字形,代表著團結合作和互助精神。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成語和其故事起源,了解更多有趣的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像孔鴈一樣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2. 初中生:在困難時,我們要像孔鴈一樣緊密團結,共同克服困難。
3. 高中生: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就像孔鴈一樣,只有互相幫助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4. 大學生:大學生活需要我們相互關心和支持,像孔鴈一樣飛向夢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