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救黥醫劓 (jiù líng yī yì)
發音(Pronunciation):jiù líng yī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救黥醫劓指的是對人的錯誤或罪過進行挽救或治療,幫助其改正錯誤或改過自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救黥醫劓的“黥”指的是古代刑罰中用刀割下的烙印,而“劓”則是古代用刀割掉人的鼻子。這個成語比喻對于犯錯誤的人予以挽救和教育,幫助其改正錯誤,重新做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救黥醫劓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對于犯錯誤的人給予挽救和教育的情景。可以用來形容領導或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或者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救黥醫劓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的一個故事。相如是西漢初年的一位文學家,他因為被判犯罪而被刺字烙在額頭上,但是他后來經過努力學習,成為了一位杰出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最終得到了赦免。這個故事成為了救黥醫劓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救黥醫劓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對學生說:“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責任就是要救黥醫劓,幫助學生改正錯誤。”
2. 父母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教育時,應該采取救黥醫劓的態度,幫助孩子改正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救黥醫劓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被烙印了字的額頭,然后另一個人用刀割掉了他的鼻子。這個場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如“救苦救難”、“醫治創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育我們要救黥醫劓,改正自己的錯誤。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要救黥醫劓,努力改變自己的不足。
3. 高中生:老師對我們的批評是為了救黥醫劓,幫助我們成長。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要學會救黥醫劓,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