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凡桃俗李
發音(Pronunciation):fán táng sú l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凡事普通平凡、尋常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凡桃俗李是一個由凡事、桃李、俗三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凡事”表示普通、平凡的事物;“桃李”指桃樹和李樹,代表著一般的樹木;“俗”表示尋常、平凡。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凡事都是普通平凡的,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凡桃俗李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平凡普通的人或事物,強調其沒有特別之處。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才能、成就或者某個事件的平凡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凡桃俗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楊慎《楊氏物語》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一座園子里看到了一棵普通的桃樹和一棵普通的李樹,他覺得這兩棵樹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于是用“凡桃俗李”來形容這種普通平凡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凡桃俗李是一個由三個詞組成的成語,每個詞的意思都是普通平凡的事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但他凡桃俗李地工作著。
2. 這個故事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就是一個凡桃俗李的故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凡桃俗李”與普通平凡的事物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例如想象一個普通的桃樹和李樹,以及一些普通的事物,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普通平凡的成語,如“尋常之輩”、“平平無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畫畫水平很一般,可以說是凡桃俗李的。
2. 初中生:這部電影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是一部凡桃俗李的電影。
3. 高中生:他的成績一直都是中等水平,可以說是凡桃俗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