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自顧不暇
發音(Pronunciation):zì gù bù xi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忙于自己的事務而無暇顧及其他人或其他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自顧不暇是指一個人忙于自己的事情,無法顧及其他人或其他事情。比喻忙得無暇顧及其他事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忙于自己的事情,沒有時間或精力顧及其他人或其他事情。常見的使用場景包括工作繁忙、學習緊張、生活瑣事繁多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四年》記載了一個故事,當時魯國的大夫公叔忸因為忙于自己的事務而無暇顧及其他人的請求,因此被人用“自顧不暇”來形容。這個故事后來逐漸演變成了成語“自顧不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組成的固定搭配,屬于形容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最近公司工作很忙,我簡直自顧不暇。
2. 他們家里發生了一些事情,現在都忙得自顧不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與一個形象的場景聯系起來來記憶。比如,可以想象一個人被自己的事情困擾得無法顧及其他人,忙得像一只蜜蜂一樣忙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自顧不暇相關的成語,如“手忙腳亂”、“心不在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要上課、做作業、參加興趣班,真是自顧不暇。
2. 初中生:學校的考試、社團的活動、家庭的瑣事,讓我感覺自顧不暇。
3. 高中生:為了準備高考,我整天都在忙于學習,沒有時間自顧不暇。
4. 大學生:大學生活真是太忙了,上課、做實驗、參加社團活動,讓我感覺自顧不暇。